三自由度仿生並聯桿件球關節機構與人形機器人應用

發佈日期
2010.08.05
類  別
技術
資料出處
台灣科技大學 郭重顯.董正威
檔案下載
檔案下載


一、前言
一般人形機器人之機構 設計大多採用串聯式機構設計。而串聯式之機構設計具有剛性不足、累計誤差、低負載能力等問題。觀察人類之關節結構,其大致可以分為1或3自由度之運動;其 中髖關節、踝關節及腕關節為3自由度之關節,腰部和頸部關節之運動在簡化後也可視為3自由度之關節。不論是1或3自由度之關節機構,驅動馬達通常安裝於兩 連結桿件之連接處,如此一來,馬達及齒輪組之尺寸將難以縮小,此一現象在3自由度之球關節特別明顯。本文介紹一種3自由度之球關節機構,以仿生學為基礎下 之3自由度並聯桿件球關節機構;其特色在於尺寸小、結構簡單、以球關節為運動模式且高剛性。此一模組包含兩個平面板、中央固定桿件、三個線性致動器;其 中,中央固定桿件直接固定於一個平面板,另一平面板採用球接頭固定,因此這個球關節模組可以表現出,類似人類3自由度關節之運動模式。由於採用電動缸之馬 達與螺桿為不可逆運動特性,當控制器不提供馬達電源時,人形機器人仍然可維持原本姿態,此特性可以延長電池之壽命。

二、仿生球關節機構設計
仿生球關節機構應用於人形機器人之結構設計,可達到高剛性、低累計誤差以及提高負載能力。踝關節是人體重要的球關節 之一;由解剖學之觀點而言[1],人體踝關節為三個自由度之運動模式;即背屈(Dorsi Flexion)和蹠屈(Plantar Flexion)、外翻(Eversion)、內翻(Inversion)、外展(Abduction)與內夾(Adduction)。針對上述腳踝關節 運動軌跡資料庫與運動特性,可設計出一類似於此三自由度之關節機構,並能達成空間三自由度之腳踝關節運動(包括背屈、蹠屈、外翻、內翻、外展、內夾等動 作)之目的;其示意圖如圖一所示。
類似於人類腱驅動的設計如Takuma等學者[2]於西元2008年所提出之一雙足機器人;該研究以氣壓元件做 為腱驅動動力之來源,依照解剖學每個肌肉不同的位置與功能,設計不同的仿肌肉氣壓元件,以不同步態給予每個仿肌肉氣壓元件個別的壓力,最後實現機器人直線 行走與跳耀動作,如圖二所示。
 

圖一 腳踝三個自由度示意圖[1]

加拿大Manitoba大學[3]亦研發出一氣動式機械手臂,此研究係以發展新型仿人類運動結構之機器人,其機械手臂結構;此結構為並聯式桿件設 計,並採用氣壓閥控制,能從事人類手臂可達成的姿態像揮手、拿物品等,如圖三所示。此外,Tao等學者[4]於2007年提出人工肌肉模組,此模組以並聯 機構的方式組合而成,只需利用三個氣壓元件作為致動器,就可以讓模組機構達到三個自由度,並導入氣體動力方程式演算法,達到控制機構之旋轉角度,如圖四所 示。


圖二 Takuma等學者所提出之仿肌肉氣壓元件人形機器人與步行和跳躍測試[2]


圖三 加拿大Manitoba大學所研發之並聯驅動關節機器手臂[3]

  
圖四 並聯機構與實體圖[4]

全文來源於機器人世界情報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機器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