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目前全球機器人產業為成長初期,各國均樂觀看好智慧型機器人未來發展前景,並積極投入大量資源,進行智慧型機器人相關技術及產 品研發。對此台灣除了自身應加速推動此新興產業,另一方面也應該了解世界各國的機器人產業發展概況。因此,本文統整近一年來歐洲地區智慧型機器人產業之研 發概況相關訊息。內容包括產業機器人用及服務型機器人之市場環境、發展策略、重點專案計畫執行概況與技術發展方向、機器人相關組織/團體推動方式與執行概 況等。此外,本文亦將分析歐洲地區機器人產業之競爭優勢以及未來產品與技術發展趨勢。

二、歐洲地區機器人產業市場環境

根據國際機器人組織(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Robotics, IFR)統計,歐洲25個會員國佔全世界機器人整體生產量的35%以上。歐洲各國中又以德國佔最大宗,產量佔了將近一半。義大利居次,法國、西班牙緊接其 後。而在市場面上,根據IFR在2010年6月發布的初步統計資料顯示[1],產業機器人銷售量雖然在2008年一度達到歷年巔峰,然而在2009年受到 金融風暴影響,全世界各地銷售量巨量下滑了41%-48%不等,總出貨量僅為62,100台。歐洲地區之中德國也相對受創最深,下滑了44%。不過 2010年第一季相較2009年第一季則有50%的成長,足見經濟復甦將重新帶動銷售。IFR預計2010年出貨量將成長約27%到76,000台,並以 平均每年約10%的成長率繼續成長到2013年,銷售量將回到2008的水準,如圖1所示。

在專業用服務型機器人方面,歐洲地區最成熟也 佔最大宗的是農業用途中的擠奶機器人。包含荷蘭、丹麥、法國、德國都已經大量的在使用,佔了擠奶機器人全體銷售的50%左右。擠奶機器人的主要製造商也都 位於歐洲,包含丹麥的SAC,德國的WestfaliaSurge / Robotic Milking Solutions,瑞典的DeLaval,荷蘭的Lely和英國的Fullwood。反恐防爆等軍事用途機器人市佔率則僅次於北美地區。醫療、手術相關 用途的機器人也是未來很被看好的市場。目前歐洲地區擁有最多通過美國食品藥物管理署FDA及歐洲醫療器材CE認證之醫療用機器人,以德國為例,就有457 種以上的手術機器人相關裝置。不過目前其中只有10%左右被商用化。預計還要數年之後才會逐漸衝擊市場。而公共服務型機器人方面則才剛開始在公共導覽上的 應用逐漸進入實用化的階段。家用服務型機器人方面,目前歐洲各企業與研究單位則主要仍聚焦於研發與整合新技術,並尋找商業模式中。營收主要依靠研究計畫補 助以及和銷售學術研究單位,整體而言尚未有如同美國iRobot般成功的案例。

三、歐洲地區機器人相關重點專案計畫執行概況
歐洲的機器人相關研究計畫從2000年開始已經有900多個單位參與超過120個專案,歐盟投 入總經費超過4億歐元,計畫人力超過6000人月。這些計畫到2009年底仍有約90個還在持續進行。而光在2010年,機器人相關計畫就有32個,投入 經費超過1億歐元。這些機器人計畫中最特別的是euRobotics計畫,此計畫目標不在於發展特定技術,而是要消除業界和學界在機器人發展上的歧異,促 進業界和學界在機器人各項技術發展上的合作,達成歐洲機器人產業的發展策略及願景(Strategic Research Agenda, SRA)[2]設定的願景。另一方面,歐洲機器人雖然在產業界和學術界都是領先的地位,但是在一般民眾的印象中卻比不上美日,因此這個計畫也希望能增加歐 洲機器人在世界上的能見度,進而推銷歐洲的機器人產業。

因此,歐洲的兩大主要機器人研究單位-代表業界的EUROP和代表學界的歐洲機器 人研究網路(The European Robotics Research Network, EURON)2010年就在前述提到的euRobotics計畫贊助以及西班牙研究調查中心FATRONIK-Tecnalia的媒合與推動下,首次聯合 在2010年3月10日至12日,於西班牙巴斯克自治區聯合舉辦年度會議。EURON是由超過200個歐洲學界與研究單位共同組成,其主要目標是進行提升 機器人性能之前瞻研究。EUROP則是一個推廣機器人產業以及強化歐洲機器人研發競爭力的平台,並希望以機器人提升生活品質。此年度會議共有270名專家 學者參與,集合了歐洲頂尖的機器人企業、研究單位與學校。會議的主題之一是希望從業界與學界的角度來探討機器人領域最新趨勢,並深入研究其商機。會議中並 頒發最佳技轉獎項,由The European Robotics Association(EUnited Robotics)贊助。此年會2011年將正式命名為歐洲機器人論壇The European Robotics Forum,在瑞典由Robotdalen主辦。

除此之外,從2009年開始的ECHORD - European Clearing House for Open Robotics Development計畫,也是以促進學界與業界的技術轉移為主要理念。這個計畫設定訂定三個階段的發展情境:人機共同工作高彈性機台認知工廠。可 以由業界或學界提出小型實驗計劃,補助30萬歐元,並且由計畫負責媒介廠商提供便宜的零件,藉此降低中小企業投入機器人的門檻。ECHORD主要有25家 廠商參與,包含了機器人大廠ABB、UKA、Comau、Gdel、Schunk以及一些新興的中小企業如Aldebaran Robotics。2010年此計畫進行第二和第三次的徵求建議書。而同樣是2009年開始地BRICS – Best practice in robotics計畫,則是實際讓產業界和學界共同開發機器人的基礎技術,包含軟硬體平台、機器人關鍵技術如手臂抓取、SLAM等、避免“重造輪子”,並 加速技術轉移。

在人才培訓方面,有如互動機器人研究網路(The INTeractive RObotics Research Network, INTRO)這樣的計畫,由瑞典默奧大學(University of Umea, Sweden)為主提供10個研究職位(2個博士後、8個博士)研究如互動式機器人、合作式機器人學習、認知人機互動和智慧型介面設計等跨學科的數個領 域。這個網路還包含了來自瑞典、以色列、德國、比利時、法國和英國中學術界和工業界的合作夥伴。INTRO旨在培養新一代的機器人研究人員,使其具有廣泛 的認知和相關技術用來開發“能在非結構化、隨時變化的現實世界中與人類的密切互動的智慧型機器人”。訓練的內容包括跨領域的“加廣”和專業知識的“加 深”。年輕的研究人員將與業界密切合作,賦予他們的洞察力,理解工業產品生命週期並獲得以頂尖級工業機器人開發的寶貴實作經驗。
在技術發展方向方 面,首先可以參考歐盟科研架構計畫中,2010年FP7-Call4計畫分類[3](如圖2),包含了電腦視覺、聽覺、觸覺、導航、人機互動、多模語言、 靈巧操作、學習等等。其研究的目標整體來說仍延續ICT的主軸,主要針對機器人在感知系統和人機互動方面之技術突破,希望機器人不論在感官或是互動能上更 加自然且具智慧,並且能在各種不同的環境中達成實用化。例如HUMAVIPS計畫就是希望讓機器人能夠讓人一樣模仿心理學家所謂的“雞尾酒效應”,也就是 能夠將注意力集中在某一個人的談話之中,而忽略背景中其他的對話或噪音。ALIZ-E計畫目的則是希望機器人能和在醫院裡的人們建立“長期而且有建設性的 關係”,並在米蘭的San Rafaelle 醫院實際與8歲左右的糖尿病孩童患者互動。AIROBOTS和TRIDENT則代表著歐洲發展對機器人在不同環境中的應用。

在醫療保健方 面,歐盟目前有ARAKNES、ROBOCAST、SAFROS、SCATh等多個手術機器人相關計畫在進行中。整體而言包含內視鏡類的手術安全及輔助系 統研究、微小機器人研究、微創手術等。總預算約兩千五百萬歐元。而2010年2月開始的UNIVERsal open platform and reference Specification for Ambient Assisted Living(universal),計畫目標則是要打造一個開放的平台和標準,以提供技術上可行,價格上也合理的居家輔助解決方案。歐盟為此提供1千萬 歐元的經費補助。universAL是開放性居家輔助協會(Ambient Assisted Living Open Association, AALOA)的主要經費來源。此協會的目的就是要替開發者、技術和服務供應商、研究單位、以及真正的使用者打造一個共享、開放的軟硬體平台,並訂定一個一 般性的標準。此協會另一項主要贊助來源是Ambient Assisted Living, AAL計畫旗下的各子計畫。AAL計畫是一個由20個歐盟會員國共同聯合開發的一項研究計畫,主旨在提昇老年人的生活品質,並加強歐洲產業基礎以提供資通 訊技術更好的應用。此計畫目前規劃執行五年(2008~2013),總預算經費為七億歐元。其中,百分之五十是由AAL的計畫夥伴的資金以及歐盟執委會, 另外的百分之五十經費則是來自私人企業資金;這些經費將提供研究開發計畫所使用及公開徵求計畫。其中與看護機器人相關的計畫很多,例如ALIAS- Adaptable Ambient Living Assistant、DOMEO-Domestic robot for Elderly Assistance等等。除了AAL相關計畫之外,ICT也有一些其他的看護機器人計畫,如Companionable - Integrated Cognitive Assistive & Domotic Companion Robotic Systems for Ability & Security等。

在太空方面,德國的航空航天中心(DLR)和歐洲航空防務航天公司(European Aeronautic, Defense & Space Co., EADS),2010年在柏林航空展簽定備忘錄,將投資1億2千萬歐元在相關實驗室中採用DLR的機器人,用於軌道太空船、行星探勘等等。例如其靈巧的人 形機器人Justin就發展一套遠端操作系統,用來修理衛星。另外2010年EAD也在英國展示為2018年火星探索計劃(Exobiology on Mars, ExoMars)提供一輛智慧的無人探測機器人Bridge,造價約1.5億歐元。

在軍事用途的機器人方面,多半是各國獨 自開發,不過也有國際合作的計畫。近幾年最重要的計畫之一是TALOS計畫,主要目標是發展和現場測試一套移動式自主歐陸邊境防衛系統的創新概念。參與的 國家包含比利時、愛沙尼亞、芬蘭、法國、希臘、波蘭、羅馬尼亞、西班牙、土耳其和以色列。傳統的邊境防衛需要沿途安裝昂貴的地面設施,並以人類巡邏。 TALOS計畫則希望開發更靈活、高效、具成本效益的系統。TALOS預算金額達約2千萬歐元。

四、歐洲地區機器人產業發展策略與焦點

歐洲機器人技術平台組織(European Robotics Technology Platform, EUROP)在2009年7月曾經發表機器人願景(Robotics Vision to 2020 and Beyond)[2],主要內容為歐洲機器人產業的發展策略及願景(Strategic Research Agenda, SRA)。其將技術策略發展地圖的產出分成市場需求拉抬(Market Pull)以及技術推動(Technology Push)兩大部份,如圖3。其願景將需求方面分為工業用、家事服務用、專業服務用、保全用以及太空用(Space)等產業領域,再由產品應用情境 (Application Scenarios)驅動未來應用功能的需求(Application Requirements),以此規劃產生機器人技術與市場發展時程。其中應用情境可區分為機器工人、機器人工作幫手、運籌機器人、保全與巡邏機器人、探 索與檢測機器人以及教育娛樂機器。SRA並定義出18類機器人相關技術,這些技術的發展時程方面又進一步分成近(2010)、中(2015)、遠 (2020)三階段,目的在產出機器人相關技術發展的重要性與先後順序。在整體願景上則圍繞以下這些中心策略:在生活的各種面向都利用機器人技術、征服系 統整合的種種挑戰、開創歐洲機器人產業供應鏈、聚焦於正確的研究與技術、藉由中小企業支持與技術轉移開創新市場、支援跨領域合作使得研發的效應最大化、強 化機器人領域的教育訓練、避免讓倫理、合法性與社會議題成為障礙等。

例如,2010年在德國慕尼黑舉辦的AUTOMATICA 2010中,展商推出的產品除了展現機器人本身的先進機構設計控制技術發展之外,也包含了發展更輕量化、更模組化、具安裝彈性的機器人,以降低其單價、擴 張其應用範圍,希望擴張歐洲在中小企業機器人銷售上的優勢。而節省能源損耗的綠色自動化、促進人機合作的安全性也是發展的方向。AUTOMATICA 2010中德國Fraunhofer工業工程與自動化研究所(Fraunhofer Institute for Manufacturing Engineering and Automation, IPA)還特別組織了一項服務型機器人創新平台(Service Robotics Innovation Platform)展示,讓參觀者能夠親自體驗和服務型機器人的互動。當中有歐洲的許多重要機器人廠商展示它們的最新產品,例如德國Fraunhofer IPA本身開發的遠端操控家事機器人、荷蘭KIT的家事助理機器人、丹麥DTI的飲食輔助機器人、德國KUKA的移動平台Youbot、SCHUNK的輕 量化手臂、瑞士BlueBotics的可自主導航之家事輔助機器人等。總觀其主要的設計都是以移動式機械臂搭配全向式移動平台以及遠端操控這些功能為主, 展示歐洲機器人研究單位與廠商透過產業用機器人成果往家用服務機器人布局的發展策略。

歐盟也藉由學術單位以及FP7等計畫協助扶植不少公 司,提供其具未來性、創新性領域產品之研發經費。例如醫療及手術用機器人的研發就有Vector計畫協助Novinoen開發主動式膠囊機器人、比利時魯 汶大學台灣留學生湯孝威博士等人研發的微創手術機器人VESALIUS等。又例如Robosoft、Shadow Robotics等機器人公司也在ICT 2010大會中強調FP7-ICT計畫經費對其公司經營上的助益。

除了歐盟計畫的整體投資外, 歐洲各國也根據其特性積極開發在用於不同環境中的機器人。例如挪威政府以及企業就投資許多研究經費在海底用的油井探勘機器人、小型無人飛機、火場救災用的 蛇狀機器人、法國研發在公路上自動駕駛的機器人公車、丹麥將經費挹注於農業機器人;英國則連同歐洲太空總署研發太空用機器人等。

以上這些策略與布局都不難看出是朝著EUROP所規劃的願景所前進,包含:開發更多應用情境中利用機器人技術的需求、精進系統整合的挑戰、支援跨領域合作、藉由中小企業支持與技術轉移以開創新市場等等。
在產業焦點上,各個國家、研究單位、企業,也以產業發展策略為主要方向,並根據其特性及優勢個別聚焦。整體而言,則可以從工業用和服務型兩方面來看。

(一)工業用機器人發展焦點
工業機械人之產品發展焦點可歸納在以下幾方面:(1)更新更具效率的機構設計。(2)更具智慧化、自動化的功能。(3)更多元、更具彈性的安裝與應用方式。

(1)更新更具效率的機構設計
主 要在於增加機械人的負載、工作範圍、操控速度、可重複性、對特殊環境的耐受性,並減少其重量、耗能、體積,例如前述的綠色自動化。此外也有一些比較具未來 創新性的產品,如Festo的工程師們在生化搬運助手(Bionic Handling Assistant project)計畫中發展出類似象鼻的生物機電機械臂。此機械臂包含三段可伸縮彎曲的基本元件、手腕、以及具可適應性手指的手爪。這種設計最明顯的好處 就在於機器人與人之間的互動不再具危險性,一旦有碰撞發生,機器可以隨時停止而不影響到整體的穩定性。此外其動作平順,自由度多且具備前所未見的質量/載 重比。

(2)更具智慧化、自動化的功能
主要在於增加機器人的感測和辨識能力,對於複雜多變之工作環境能有不同的控制方法,增加其 自動化的程度以及使用上的親和力,解決目前由於機器手臂因為智慧程度不足的問題。例如目前在許多組裝生產線上仍需要作業員工作,無法達到全自動化,原因就 在於組裝工作中原料可能為任何角度、任何大小,對於多數機器手臂來說過於複雜,需要預先整理過才可使用,使用人眼辨識組裝較符合工作效益。而 PROFACTOR集團推出的iRob Feeder系統,可辨識與挑取不同形狀、大小、且未經分類整理的部件,減少了複雜的部件準備工作,不需要在執行組裝工作前事先將部件排列整齊,即使在非 標準化的環境中也可以迅速適應新的環境變數,重新修正以處理新的部件。藉此提供一套安裝容易,而且在小空間內就可以從挑選、組裝、處理、到品管皆自動化的 整體系統,藉此吸引中小型的製造業採用。
而德國人工智能研究中心與布萊梅大學聯合創立的機器人創新中心(DFKI Bremen-Robotics Innovation Center)在2010年漢諾威工業展中發表的女性機器人AILA,最大特點就是安裝有DFKI Bremen研發的語意產品記憶系統(Semantic Product Memory system, SemProM)。這套系統藉由在物體上裝設的RFID記錄物體相關資訊,讓AILA藉由安裝於左手的RFID 讀取器得知物體的的特性以及如何處理該物體,其未來的應用包含了生產線上的組裝,賣場補貨等等。

(3)更多元、更具彈性的安裝與應用方式
主 要在於透過結合前述兩點的設計,增加機器人可以應用的情境與環境,降低採用機器人的成本。增加機器人工作時的各種安全措施,使得人和機器人得以協同工作, 並藉由採用開放的機器人控制介面,釋出機器人的規格參數,使得學術界和第三方程式得以有效的開發這些機器人的控制程式。
例如義大利的 Comau3D遙控雷射焊接機器人SmartLaser,可安裝於天花板或地板,除了高精準的定位與加大的工作範圍以外,並最佳化焊接序列以減少熱變形, 且減少焊接時所需的重疊區域,增加焊接工作效率。而在2010年在美國阿拉斯加舉辦的IEEE 國際機器人與自動化研討會(IEEE 20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obotics and Automation, ICRA 2010)中,就有一場創新機器人控制架構座談Workshop:Innovative Robot Control Architectures for Demanding(Research) Applications - How to Modify and Enhance Commercial Controllers,邀請學界和業界,共同展示如何以開放的軟體對各廠商的產品進行低階、即時的控制,如何設計良好的控制介面等議題。其中KUKA就 展示比利時魯汶大學如何在兩天內就以OROCOS RTT連接兩隻KUKA輕量機器手臂進行同步控制。

(二)服務型機器人發展焦點
服務型機器人之產品發展焦點可歸納在以下幾方面:(1)傳統產業的自動化(2)開放的發展環境(3)公共領域的服務。

(1)傳統產業的自動化
隨著人力的日漸昂貴,自動化除了在製造業之外,其他傳統產業的需求也日益擴大,因此將產業用機器人的自動化經驗移植到其他非製造業,如農業、醫療、資源探勘等,一直是各國政府發展焦點之一。
除 了已經成熟的擠奶用機器人外,丹麥就曾經推出Hortibot、Casmobot等無人除草機器人,目前正在執行的計畫則包含摘蘋果機器人、豬圈控管機器 人、ASETA自動灑藥機器人計畫等。挪威則對於將機器人應用於石化業中非常積極。例如Seabed Rig AS公司就發表海底機器人,可以讓機器人沿著油管在深海以及極地區域中探索,並結合互動式3D介面來控制機器人。石油公司StatoilHydro和挪威 技術研究所(SINTEF)則合作預計在2015年完成無人油井,上面以kuka的機器人為主,透過多機器人合作以及防止碰撞等技術完成油井中所有定期維 修任務。

(2)公共領域的服務
由於服務性機器人成本仍高,而且離實用化仍有一段距離,在這個時期,先發展針對能負擔其花費的政 府、企業等單位在公共領域方面的的機器人應用,一方面獲得持續開發的經費,另一方面則可增進民眾對機器人服務的好奇心和對機器人的熟悉與認同感,並從中蒐 集更多使用者的需求以及實際執行應用上可能的問題。
舉例來說,在蘇格蘭新開幕的Forth Valley皇家醫院以機器人接管一些病房工人的枯燥工作,例如搬運醫療廢棄物、送餐等等。院方希望機器人可以減少員工因為接觸病患和廢棄物導致的感染。 除了搬運之外,醫院也將提供機器人藥房,可以自動撿藥、包藥、上標籤等。他們也採用機器人協助清理醫院的16間手術室。這些機器人除了擁有專用的走道和電 梯,也有人員隨時在監控。而歐盟贊助計畫所開發出的DustCart機器人在2010年五月到七月於義大利的城鎮Peccioli測試其到使用者家中收垃 圾的功能。機器人造價約為美金$19,000-$25,000元,除了自主導航避障功能外,機器人也藉由遍佈在環境中的無線網路以及專人監控確保系統的穩 定性和安全性,前文提到的Reem-H1和SIGA也都是類似的產品以及做法。

(3)開放的發展環境
服務型機器人所牽涉到的軟硬 體數量和種類範疇遠比工業用機器人來的廣泛,對於一般規模的企業而言可能只能針對特定功能提供解決方案,然而功能上的整合又是一大問題。而透過開放原始碼 的軟硬體平台建構一套共同開發的環境,可以藉由開放軟體社群的力量,快速提升相關技術以及品牌能見度。廠商也在搭售相關軟硬體組件也比較容易達成整合。此 外目前產業尚未成熟的期間,如果能夠在此時期先於學術界擴大其佔有率,未來產業界也會因為制約、熟悉度等因素而傾向使用此產品。例如Microsoft Windows、office、apache web server都是很好的例子。

例如Gostai公司的urbi機器人語言、 Fraunhofer IPA的Care-O-bot3等等,都開放其軟體原始碼,並加入Willow Garage ROS陣營。Robosoft 也開放了robuBOX-Kompa,希望推廣針對其Kompa機器人的軟體開發。KUKA則是免費提供其贊助參與的歐盟計畫BRICS-Best Practice in Robotics中的成果,包含機器人開發環境以及預設的抓取、導航控制等功能,和OROCOS以及ROS整合,以搭配並銷售其新推出的教育用機器人開發 平台youbot。Aldeberan公司的Nao機器人雖然價格高昂,但是由於獲得Robocup採用,並積極參與學術活動以及開放原始碼社群,使得其 機器人第三方軟體支援度相當高,相對提升其競爭力。目前獲得多個歐盟機器人計畫採用。而以義大利主導的iCub人形機器人計畫接續先前的歐盟 RoboCub計畫,在軟體硬體上都是開放的,也同樣獲得諸多歐盟國家如、葡萄牙、瑞典、瑞士和英國的研究單位以及多個機器人計畫採用,做為機器人學習人 類運動、語言等研究的平台。

五、未來產品與技術發展趨勢

在機器人技術上的發展除了前面所提到各家廠商目前的發展焦點之外,未來的研究方向和趨勢可以參考歐盟下 一次招募計畫建議書的目標。這個總預算共約一億五千萬歐元的未來計畫中,其主要是希望強化人工認知系統的效能和可預期性,並希望進一步擴展和強化機器人在 各種未能在設計時考慮的情形下的執行效能。包含:(1)在現實環境中運作的機器人系統(2)複雜系統的認知與控制(3)促進孕育學界與業界合作成果(4) 扶植機器人研究社群和認知系統研究社群之間的交流合作(5)以特定競賽來加速智慧型機器人的發展。

特別對於要用在工廠以外環境,與人互動 的服務型機器人來說,是未來要實用化、商品化必然的趨勢。以農業機器人來說,自然環境的不確定性,包含在自然環境中的導航、判斷作物狀態的智慧型機制、機 器人的安全性及多機器人合作等等都是農業用機器人想要達成無人農場這個終極目標,未來的挑戰與發展方向。IFR 2010年在AUTOMATICA 2010邀請各國重要CEO談論機器人的未來時也有提到關於服務型機器人的發展,其中一項關鍵就是服務型機器人目前仍然太過複雜,最終必須要像是 iPhone一樣的簡單易用,才有機會真正進入人類的生活。因此在短期內,服務型機器人產品應該還是會停留在雛型,以學術研究單位和公司行號示範用為主, 例如NAO機器人;而未來10年內可能會成功的產品,可能還是屬於有人參與,機器人半自主的部分,例如最近熱門的遠端應用,或者醫療復健、殘障輔助應用等 等。

而在技術發展方向上,歐盟在未來兩年把機器人當作是優先研究項目,研究的技術主要針對如何讓機器人成為照護機構的有效替代品,並提升 生活品質,歐盟期望在未來高齡化的社會中其相關機器人技術能夠在全球居於領先的地位。因此未來機器人的基礎元件開發已經不再是其重點,歐盟將專注於開發先 進的機器人系統和智慧化環境,以解決老人看護、獨立生活和改善生活品質等關鍵問題。主要的挑戰包括:自我學習的機器人解決方案-適應用戶的需求,並與其他 裝置共享使用者周邊的環境訊息、非結構環境中導航和執行精確的物體操縱能力、提供考慮使用者的感受,具情感的人-機器人互動。歐盟認為未來機器人將會是個 人保健系統一部分。藉由機器人以及其相關技術如:觸覺技術、可穿戴機器人、植入式機器人等等,使患者在家中就能得到十足的醫療照護。

在機 器人軟體產業方面,雖然企業的夢想會是開發出一套像是Microsoft Windows一般的底層平台產品,得以在每台機器人上預先搭載、銷售,然而就像現在行動裝置的百家爭鳴一般,未來不論是產業型或者是服務型機器人,也許 不再會有一家獨霸的情形發生。可能會有許多像是Apple一樣的公司,雖然佔有率不高,但仍能以自己獨特的優勢創造毛利率;或者甚至如同現在 Android一般,平台不再是可以賣錢的產品,而是透過此一平台的絕對佔有率,來銷售特定應用的軟體和硬體。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各家服務型機器人的軟體 產品在實際的先進智慧型服務功能上都沒有明顯優越之處,例如學習、情感互動、等等,而這部份正是歐盟計畫,以及幾家工業用機器人廠商未來努力發展的目標。

六、結論

整體而言,歐洲地區機器人產業具備相當的競爭優勢,主要分為以下幾點:

(一)歷史悠久,產業鏈完整
歐 洲地區由於發展機器人產業已經有很長的歷史,機器人的相關上下游產業鏈以及專利地圖都得以完整布局,舉凡機器人關鍵零組件如馬達、鏡頭到關鍵技術如定位系 統、驅動技術、感測技術、控制系統技術、安全技術、供應系統、軟體、服務與服務供應商等,不論規模和技術水準都處於世界領先地位。此外世界級機器人如 ABB、KUKA等大廠也有計畫的透過如EUROP、EUnited Robotics等組織,有系統、有策略的統整歐洲區的機器人廠商,共同探討機器人發展的趨勢與方向,在此深厚基礎之下,其弱點相對也少之又少。

(二)歐盟支持前瞻創新研究
如 前面提及,近年來歐盟FP6、FP7計畫對機器人相關研究越來越重視,相關的計畫增加,經費也十分充裕,使得很多具商業潛力但尚未找到商業模式的公司得以 有依靠其經費繼續生存進行研發。也因此有許多公司得以從學校研究所中衍生成立,除此之外歐盟也支持具未來性的創新學術研究,進一步確保其技術位於世界領先 地位。

(三)各國各具特色,互補互惠
前述歐盟計畫中除了扶植企業之外,也藉此推動跨國、跨領域的單位藉此相互合作,整合各自的優勢。此外,歐洲各國政府也都根據其國家發展主軸方向以及文化差異對不同領域的機器人應用進行投資,整體而言歐洲地區機器人技術的發展可以說是既深又廣。

因 此,台灣應該利用歐洲地區機器人發展的這一波成長力道,積極參與其中,例如申請歐盟計畫進行國際合作,並投入開放原始碼社群等等。同時也應該學習歐洲地區 在產學合作方面的積極以及實際的作為,以拉近學界與產業界在機器人發展上的歧異,並掌握我國在電機資訊領域方面的優勢,一方面開創台灣產業界在機器人領域 之產業鏈,一方面可以思考機器人如何開發新的應用,幫助台灣中小產業。此外,台灣地區機器人產業的能見度相較於歐洲地區更低,如何透過已經成功的企業品牌 和國際合作等方式在國際間打響名號,建立自己的產業特色,也是值得思考的地方。
 
表1 工業用機器人歐洲各國歷年銷售統計[1]

 
圖1 工業用機器人各地區單季出貨統計與預測[1]
 

圖2 歐盟FP7-Call4計畫分類[3]


圖3 歐洲地區機器人產業發展策略[2]

 

圖片資料來源
[1]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Robotics 2009 executive summary http://www.ifr.org/uploads/media/2009_executive_summary.pdf
[2] European Robotics Technology Platform(EUROP), “Robotics Visions to 2020 and Beyond, July, 2009. http://www.robotics-platform.eu/cms/upload/SRA/2010-06_SRA_A3_low.pdf
[3] Cognitive Systems and Robotics in FP7 http://www.czelo.cz/dokums_raw/KRAL_CogSysRob_general_1.pdf

 

資料出處 交通大學 林嘉豪、宋開泰

感謝引用機器人世界情報網

想在國外經銷代理機器人嗎??想成為下一個商業奇蹟嗎??快快加入機器人產業吧!!可是全球機器人都那摸貴怎辦??要不試試BEROBOT??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機器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